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分

被引:34
作者
李刚
马东辉
苏经宇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应急避灾场所; 责任区; 加权Voronoi图; GIS;
D O I
10.13614/j.cnki.11-1962/tu.2006.03.014
中图分类号
TU984.116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0837 ;
摘要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责任区域的特点,提出以各场所的覆盖半径为权重,使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在GIS技术上对场所责任区域进行空间剖分。提出影响覆盖半径的七个因子,给出各因子权重计算方法并编制专用程序进行各因子的权重计算,得出加权覆盖半径后,可确定各场所较合理的空间影响范围,并与普通Voronoi图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可作为避难场所规划的依据,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避震疏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J].
冯芸 ;
缪升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 (02) :84-88
[2]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J].
苏幼坡 ;
刘瑞兴 .
灾害学, 2004, (01) :89-93
[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J].
杨文斌 ;
韩世文 ;
张敬军 ;
宋伟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1) :126-131
[4]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J].
高孟潭 .
地震学报, 2003, (06) :630-636+675
[5]   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 [J].
周天颖 ;
简甫任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1, (01) :17-24
[6]   关于优选城市地震避难场地的某些问题 [J].
姚清林 .
地震研究, 1997, (02) :96-100
[7]  
Voronoi动态空间数据模型[M]. 测绘出版社 , 陈军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