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气的形成机理及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柴达木盆地生物气为例

被引:45
作者
丁安娜
王明明
李本亮
张道伟
彭秀丽
惠荣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研究所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甘肃兰州 
[5] 河北廊坊 
[6] 甘肃敦煌 
[7] 甘肃兰州 
关键词
生物气; 气源岩; 地球化学;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物气形成于有机质演化的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和多元化;主要通过H2+CO2生物化学还原反应和乙酸发酵两条途径完成。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生物气认为:生物气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细菌的产甲烷活动有关,有机质中存留被细菌改造的遗迹;生气母质多为混合型,有机质含碳量低,IHC+IH和IO指数主要分布在大于100mg/g·TOC值域范围内;氯仿沥青"A"族组成中非烃含量较高,多数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模式与脂肪酸化合物相似;植烷类、甾萜烷类化合物主要被细菌生源烃以及其它被细菌改造后的生源烃所表征;有机母质沉积在强还原环境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未熟有机质发酵后饱和烃中主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变化 [J].
丁安娜 ;
黄第藩 ;
惠荣耀 ;
张水昌 ;
孟仟祥 .
地球化学, 2001, (05) :407-415
[2]   柴达木盆地东部生物气与有机酸地球化学研究 [J].
关平 ;
王大锐 ;
黄第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3) :41-4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