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级标准与地震予报

被引:4
作者
郭增建
秦保燕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震级; 断裂长度; 面波; 古登堡; 地震波; 震源矩; 震源参数; 地震矩; 断层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划分震级的目的,原为衡量地震的大小。然而由于它服务的对象不同,所以人们强调的方面也不同。例如同样是浅源地震,为了衡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人们就应用较短周期波的强度来划分地震的大小,例如里克特一古登堡震级(以后简称里一古震级,它包括ML,Ms和Mb)就是这样的;又例如人们为了衡量地震错动面的大小以及它对板块运动和极移激发的作用,人们就强调长周期波的强度来划分地震的大小,因为长周期波更能反映震源的维度,即所谓矩震级;另外人们为了地震予报的目的,曾应用大震前较小地震震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面波震级和它的台基校正值 [J].
郭履灿 ;
庞明虎 .
地震学报, 1981, (03) :312-320
[2]   震级与震源断裂长度关系的讨论 [J].
刘庆民 .
西北地震学报, 1979, (01) :60-65
[3]   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徐文耀 ;
汤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43-48
[4]  
震源物理[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