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42
作者
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福建;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42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福建省19992003年5年间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428hm2上升至2003年的1·65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9年的0·683hm2减少到2003年的0·607hm2,生态赤字逐年提高,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分析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其需求以草地和化石燃料为主,两者占总量的55·74%63·43%,而供给以耕地为主,草地仅占人均生态承载力的0·77%0·82%,化石燃料的供给几乎为零.5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福建省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减少区域生态赤字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153 / 21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量研究
    孙凡
    孟令彬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 1370 - 1374
  • [2]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赵先贵
    肖玲
    兰叶霞
    王书转
    马彩虹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 746 - 753
  • [3]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刘宇辉
    彭希哲
    [J]. 生态学报, 2004, (10) : 2257 - 2262
  • [4]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蔺海明
    颉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 827 - 832
  • [5]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生态足迹初步研究
    胡孟春
    张永春
    缪旭波
    沈渭寿
    马荣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317 - 320
  • [6]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
  • [7]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3) : 441 - 445
  • [8]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陈东景
    [J]. 地理学报, 2001, (05) : 598 - 609
  •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607 -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