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会救助方式探讨

被引:10
作者
周沛 [1 ]
易艳阳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
[2]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制度性救助与非制度性救助; 物质救助与非物质救助; 他助与自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5 [救灾];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传统的物质性救助方式存在着救助形式单一、救助接收者被动、救助效果欠佳的缺陷,构建新型综合性救助方式,是新时期社会救助发展的趋势。本文从救助的性质、救助资源的类型、受助者的能动程度三个角度,分析制度性救助方式与非制度性救助方式的结合,物质性救助方式与非物质性救助方式的结合,"他助"方式与"自助"方式的结合;多元的救助方式,将有利于贫困问题系统性、科学性、人性化的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J].
刘旭东 .
学术界, 2007, (06) :258-263
[2]   中国社会救助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J].
梅盈盈 .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 (28) :165-166
[3]   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及其能力建设 [J].
马力 ;
刘卫东 .
学术交流, 2006, (02) :136-139
[4]   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 [J].
沈红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40-54
[5]  
资产与穷人[M]. 商务印书馆 , (美)迈克尔·谢若登(MichaelSherraden)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