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张小丽 [1 ]
陈少玫 [2 ]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
[2]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中医辨证中大致属于“郁证”的范畴。全世界现有抑郁症病人3.4亿,患病率为3%~5%,联合国卫生部门预言,到2020年时,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第2大原因。每年由于精神病造成的自杀死亡人数100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抑郁症为多因素疾病,与遗传、神经介质及躯体、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常与单胺物质代谢紊乱,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或五羟色胺的紊乱密切相关;此外,神经内分泌紊乱,(如下丘脑-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贯叶金丝桃总黄酮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J].
徐立 ;
魏翠娥 ;
赵明波 ;
王建农 ;
屠鹏飞 ;
刘建勋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15) :1184-1188
[2]   抑郁症病因病机研究探析 [J].
马欢 .
辽宁中医杂志, 2005, (06) :537-538
[3]   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 [J].
黄跃东 ;
李珀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5, (03) :39-41
[4]   贯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 [J].
王景霞 ;
张建军 ;
白晓菊 ;
宋树立 ;
钟赣生 ;
张德芹 ;
李伟 ;
欧丽娜 ;
高学敏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03) :46-48
[5]   老年抑郁症基本病机探讨 [J].
曹继刚 ;
胡永年 ;
王平 .
湖北中医杂志, 2005, (04) :18-19
[6]   抑郁症治疗中重视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探讨 [J].
张丽萍 .
陕西中医, 2005, (01) :45-47
[7]   老年抑郁症治疗体会 [J].
郭保全 ;
石长珍 .
国医论坛, 2004, (04) :28-28
[8]   抑郁症的中医辩证论治 [J].
邢协强 ;
谢新年 .
医学临床研究, 2003, (07) :541-542
[9]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J].
许红 ;
王翘楚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06) :7-8
[10]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J].
郭小青 ;
马晓军 ;
贾红声 .
陕西中医, 2003, (03) :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