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20世纪40年代以来多时相中国大陆岸线提取方法及精度评估
被引:43
作者:
侯西勇
[1
]
毋亭
[1
,2
]
王远东
[1
,2
]
徐新良
[3
]
陈晴
[1
,2
]
于良巨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中国;
大陆岸线;
遥感;
精度评估;
实际误差;
理论最大允许误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714 [调查及观测方法];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将大陆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人工岸线2大类以及11个二级类,基于地形图与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考察工作建立详细的技术规范,提取20世纪40年代以来6个时相的中国大陆海岸线;针对提取的结果,应用直接对比法计算实际误差,基于地图学和遥感信息提取的理论计算"理论最大允许误差",二者对比表明:基于多源数据提取多时相岸线的技术方案可行,多时相岸线的实际误差均远远低于"理论最大允许误差",精度较优;基于地形图提取的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时相岸线,精度总体上低于基于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多时相岸线,而且20世纪60年代时相受多源数据融合的影响而精度最低;基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CD数据提取岸线,受影像畸变和几何纠正精度的影响,精度略低于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的结果,但同样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的岸线,新近时相的精度明显优于早期时相。本研究可为岸线变化研究以及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