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浊积砂体的地震识别研究

被引:10
作者
马德波 [1 ]
李明 [1 ]
张佳佳 [2 ]
崔文娟 [1 ]
高建荣 [1 ]
刘昊伟 [1 ]
吴东旭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浊积砂岩; 地震正演; 反射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浊积砂体横向相变快,地震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内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笔者首先根据研究区浊积砂岩特征、沉积模式建立概念化地质模型,合成地震响应,并用实际地震资料与其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地震剖面上三角洲前积反射的前缘倾没端为寻找浊积砂体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资料设计地质模型,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地震反射特征为丘状反射型和孤立短反射型,为定性解释和预测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424 +4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地质模型地震正演研究 [J].
张春雷 ;
王新民 ;
郭彦如 ;
尉晓玮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30 (06) :258-260+392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申晓莉 ;
罗媛 ;
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3) :389-394
[4]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傅强 ;
吕苗苗 ;
刘永斗 .
沉积学报, 2008, (02) :186-192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 [J].
卢龙飞 ;
史基安 ;
蔡进功 ;
王金鹏 ;
赵欣 ;
王琪 .
地球学报, 2006, (04) :303-309
[6]   鄂尔多斯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与演化 [J].
杨遂正 ;
金文化 ;
李振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494-498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郭艳琴 ;
梁积伟 ;
崔军平 ;
张道锋 .
地质学报, 2006, (05) :656-663
[8]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34-44
[9]   模型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J].
姜秀清 ;
沈财余 ;
李红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S1) :189-195
[10]   西北地区湖相浊流沉积 [J].
李文厚 ;
邵磊 ;
魏红红 ;
韩永林 ;
杨阳 ;
冀晓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