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亚东县帕里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特征及古湖泊演化

被引:7
作者
刘文灿 [1 ]
周志广 [2 ]
高德臻 [2 ]
万晓樵 [2 ]
赵兴国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北京市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湖相沉积; 热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 帕里地区; 藏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32 [湖泊、海洋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藏南帕里地区发育有2级湖积阶地,前人对其Ⅱ级湖积阶地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湖积Ⅱ级阶地形成于89~58kaBP,Ⅰ级阶地形成于约4kaBP。根据湖相地层的分布、沉积物特征和测年结果,将帕里地区湖泊发育划分为帕里湖期(89~58kaBP)、外流湖期(23~10kaBP)和多庆错湖期(10~2.5kaBP)3个演化阶段。Ⅱ级湖积阶地对应于帕里湖期发育阶段;外流湖期发育于末次冰期晚冰阶,以冰碛为主要特征,此时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分水岭北移至现今荡拉山的位置;多庆错湖期形成了大型冲积扇(5.7~5.15kaBP)和湖积Ⅰ级阶地,湖面面积大幅度萎缩。2.5kaBP后藏南局部地区开始沙化,帕里地区湖体减少,呈现今天的面貌。
引用
收藏
页码:708 / 7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通报, 2006, (Z1) :34-42
[2]   西藏西部札达盆地早更新世香孜组沉积特征和时代——对青藏高原第四系底界的约束 [J].
孟宪刚 ;
朱大岗 ;
邵兆刚 ;
杨朝斌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通报, 2005, (06) :536-541
[3]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孟庆伟 .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3) :245-252
[4]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J].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杨朝斌 ;
孙立倩 ;
王建平 ;
韩同林 ;
韩建恩 ;
杜建军 ;
余佳 .
地质通报, 2004, (Z1) :605-608
[5]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J].
赵希涛 ;
朱大岗 ;
吴中海 ;
马志邦 .
地球学报, 2002, (04) :329-334
[6]  
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J]. 侯增谦,李振清,曲晓明,高永丰,华力臣,郑绵平,李胜荣,袁万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7]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8]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史及其气候特征 [J].
唐领余,沈才明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6, (04) :321-337
[9]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
[10]   西藏安多的湖泊变化与环境 [J].
沈永平,徐道明 .
冰川冻土, 199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