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菌混合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

被引:8
作者
蔡晶晶
段学辉
谢亮
郑希帆
沈江涛
机构
[1]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混合菌发酵; β-葡萄糖苷酶; 羧甲基纤维素酶; 稻草粉; 絮凝酵母;
D O I
10.13523/j.cb.20130710
中图分类号
TQ925 [酶制剂(酵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稻草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对白腐菌(White-rot fungi)NS75、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S83和絮凝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P5混合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白腐菌和黑曲霉双菌混合培养2d后接入絮凝酵母,培养到第7d产酶达到峰值;三菌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酶活明显高于白腐菌和黑曲霉双菌混合培养,其β-葡萄糖苷酶(β-G)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比白腐菌(White-rot fungi)NS75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S83双菌发酵产酶分别提高了143.3%和68.2%。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稻草粉麸皮质量比为8∶2,料水比为1∶2,白腐菌NS75、黑曲霉NS83和絮凝酵母SP5的接种比例为1∶2∶1.5(v/v/v)时,于30℃培养7d,固态发酵基中β-G和CMCase酶活分别达到62305U/g和30241U/g。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稻草粉基混合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 [J].
段学辉 ;
胡明明 ;
熊福星 ;
吴量 ;
陈加利 ;
王娟 .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16) :224-227+250
[2]   黑曲霉固态混菌发酵苹果渣生产多酶生物饲料 [J].
庄童琳 ;
李虎 ;
郭凤霞 ;
孙中涛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12) :171-175
[3]   响应面法优化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16产酶条件 [J].
段学辉 ;
颜淑芳 ;
彭云召 ;
贾奎艳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 (03) :464-470
[4]   低温纤维素酶菌株CNY086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Ⅰ) [J].
陈亮 ;
迟乃玉 ;
张庆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10) :1547-1552
[5]   产纤维素酶真菌混合发酵研究进展 [J].
陈璘娜 ;
顾金刚 ;
徐凤花 ;
姜瑞波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4) :16-21
[6]   表面活性剂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刘佳 ;
袁兴中 ;
曾光明 ;
时进钢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08) :62-66
[7]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J].
费尚芬 ;
鹿宁 ;
刘坤 ;
刘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1) :22-23
[8]   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玉米秸杆的研究 [J].
王德培 ;
刘瑛 ;
夏兰英 ;
高辉 .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2) :1-3
[9]   黑曲霉液体发酵纤维素酶的研究 [J].
邬敏辰 ;
郑建丰 .
酿酒科技, 1998, (03) :15-18
[10]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 高星星.合肥工业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