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的研究及建立

被引:8
作者
甘薇薇 [1 ,2 ]
范江琳 [3 ]
肖天贵 [4 ]
敬枫蓉 [4 ]
詹兆渝 [2 ]
汪丽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气候中心
[3] 四川省气象台
[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历史重现期; 综合强度; 评估模型;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13年四川省15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按照暴雨过程的识别标准,统计得到851次暴雨过程。选取了4项适用于四川省天气气候特征的暴雨过程评价指标,依据历史重现期划分出各指标的等级标准,并利用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了暴雨过程等级评估模型。为能全面反映整个暴雨过程的强度,构建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的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该模型客观地考虑了4项指标的权重及其自身变率,对暴雨过程的描述更加科学。通过对历史暴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评估结果与历史灾害事件的记载在时间和强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估效果理想,可满足四川省暴雨天气过程定量评估业务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336 / 13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灾害损失风险预评估 [J].
袭祝香 ;
张晨琛 ;
吕忠 ;
兰飞飞 ;
饶维平 .
冰川冻土, 2016, (02) :395-401
[2]   新疆天山北坡军塘湖河流域“8·29”特大洪水特征与洪峰模数分析 [J].
朱健 ;
黄玉英 .
冰川冻土, 2015, (03) :811-817
[3]   中国区域降水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J].
王莉萍 ;
王秀荣 ;
王维国 .
自然灾害学报, 2015, 24 (02) :186-194
[4]   基于气象要素的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综合评估 [J].
毛淑君 ;
李栋梁 .
冰川冻土, 2015, 37 (01) :14-26
[5]   2013年四川盆地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J].
师锐 ;
陈永仁 ;
肖红茹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 34 (04) :11-15+76
[6]   川西南地区大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J].
陈贝 ;
高文良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 34 (02) :39-43
[7]   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J].
张菡 ;
郭翔 ;
王锐婷 ;
范雄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6) :165-171
[8]   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卿清涛 ;
陈文秀 ;
詹兆渝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3, 33 (01) :47-51
[9]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 [J].
袁慧敏 ;
王秀荣 ;
范广洲 ;
李泽椿 .
气象, 2012, 38 (10) :1189-1195
[10]   天津地区设计暴雨强度的推算与适用 [J].
任雨 ;
李明财 ;
郭军 ;
熊明明 ;
杨艳娟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03) :36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