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盆地煤层气资源可采性模糊数学评价

被引:12
作者
王起新 [1 ]
孙维吉 [1 ]
梁冰 [1 ]
李宏艳 [2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分院采矿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阜新盆地; 煤层气; 可采性; 评价; 指标; 体系; 模糊数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及目前煤层气开采的技术水平,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在系统分析影响煤层气可采性主要储层地质参数、储集参数和物性参数等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参数隶属函数矩阵修正系数的方法,提出了煤层气可采性量化综合评价方案;并以阜新煤田为例,进行了煤层气可采性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134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可采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潘庄井田为例 [J].
张培河 ;
张群 ;
王宝玉 ;
李国富 ;
田永东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1) :21-25
[2]   矿井水体利用可行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J].
康恩胜 ;
宋子岭 ;
庞文娟 .
露天采矿技术, 2006, (01) :40-42
[3]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宁宁 ;
李景明 .
中国能源, 2005, (07) :21-26
[4]   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炭产业安全中的应用 [J].
刘伟 ;
陶树人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1) :89-92
[5]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J].
张新民 ;
韩保山 ;
李建武 ;
董敏涛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8-12+204
[6]   煤层气评价重要参数及选区原则 [J].
赵庆波 ;
张公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2) :3-5
[7]   煤层气评价选区新思路——地层能量评价法及其应用 [J].
池卫国 .
天然气工业, 1998, (04) :26-29+4
[8]   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 [J].
苏付义 .
天然气工业, 1998, (04) :29-34+4
[9]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张新民等主编, 2002
[10]  
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研究[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桂和荣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