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口傍河水源地激发补给量研究

被引:6
作者
贾秀梅
孙继朝
臧逸中
鲁静
刘永贵
不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山西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侯马 河北石家庄
[3] 河北石家庄
[4] 不详
关键词
傍河水源地; 数值模拟; 激发补给; 环境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阐述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构成和补给特性。利用野外试验与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分析汾河口傍河水源地可采水资源量,数值模型刻画黄河实际摆动边界,考虑潜水延迟给水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等多种方案;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追踪傍河水源地开采条件下的河水激发补给过程和补给强度。研究表明,在渗透性较好的常年性河流旁建立的水源地,具有抵御极端气象、水文环境以丰补歉的能力,枯水年动用的含水层储存量,丰水年恢复性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傍河地下水水源地污染模式研究 [J].
李铎 ;
宋雪琳 ;
张燕君 .
地球学报, 2000, (02) :202-206
[2]   傍河地下水与河水脱节机理研究 [J].
刘国东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8, (01) :66-71
[3]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美)福尔(Faure, 1991
[4]  
地下水动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薛禹群, 1979
[5]  
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张宏仁等编译, 1975
[6]  
Environmental isotopes in determining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northern part of Epirus, Greece[J] . I. L. Leontiadis,E. Nikolaou.Hydrogeology Journal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