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

被引:3
作者
王伟 [1 ,2 ]
戴菊贵 [3 ]
胡俊霞 [4 ]
机构
[1] 包商银行
[2] 景德镇陶瓷大学
[3] 温州大学
[4]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民间金融; 非正规金融; 金融稳定; 金融风险防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两者之间的资金流相互渗透,银行资金主要通过本行员工和授信客户两条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由于部分银行员工私自揽储放贷、为储户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私自销售理财产品、非法兼职或参股影子银行,以及获得银行授信的客户超额贷款后进行转贷、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谋骗贷、为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提供担保等,民间借贷的市场风险可能传导至商业银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为此,要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防火墙",加强对银行员工的业务监督和审计机制,强化对账管理和账户监控,严格代销业务管理和风险提示,完善营业场所管理,降低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核查授信客户贷款需求的真实性,确保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格执行"实贷实付、受托支付"规则,降低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非正规金融研究述评 [J].
聂高辉 ;
邱洋冬 .
南方金融, 2017, (04) :25-32
[2]   联保贷款信用风险辨析 [J].
王敏 ;
胡新天 .
南方金融, 2016, (01) :38-46
[3]   我国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及防控 [J].
王伟 ;
李海平 ;
戴菊贵 .
西南金融, 2015, (11) :64-67
[4]   民间金融改革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法、经济学与组织分析的视角 [J].
戴菊贵 ;
王伟 .
现代经济探讨, 2015, (07) :58-62
[5]   银行是否应为员工私售理财产品损失买单? [J].
刘泽华 ;
王志永 .
银行家, 2014, (10) :99-101
[6]   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的甄别与风险防范 [J].
蒋蓉 ;
吴军 .
西南金融, 2013, (08) :30-32
[7]   银行信贷资金变相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影响效应——基于存在寻租行为的分析 [J].
李富有 ;
孙晨辉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3) :17-21+59
[8]   银行员工对外担保对银行的潜在风险 [J].
蔡桂华 ;
李欣 .
海南金融, 2012, (01) :75-76+88
[9]  
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相互渗透的影响与对策.[N].李新民;郭晓天;.金融时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