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弓鳍鱼Sinamia zdanskyi Stensi在华南地台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潘江
机构
[1] 地质部地质博物馆
关键词
匙骨; 地层; 华北地台; 前鳃盖骨; Sinamia zdanskyi Stensi; 鳍条; 植物化石; 华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9800/j.cnki.aps.1963.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中国弓鳍角(Sinamia Stensi)最初发现于同山东蒙阴的蒙阴组(Stensi,1935),解放后,曾相继发现于陕西靖边县黑龙王庙沟及内蒙,也就是说,其地理分布以往仅限于华北地台一带。本文所描述的师氏中国弓鳍鱼Sinamia zdanskyi Stensi系1958年杭州莲花峯石料厂赠于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标本的一部分,鱼化石采自浙江江浦县青山乡,与Sinamiazdanskyi 共生的鱼化石尚有中鲚鱼Mesoclupea showchangensis Ping et Yen。这些标本代表中国弓鳍鱼首次出现于华南地台,即进一步扩大了Sinamia 的分布领域,并对研究这一地层的时代,阐明华南地台的中鲚鱼(Mesoclupea)与华北地台的狼鳍角(Lycoptera)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可以设想这时华南地台与华北地台的东部,是沟通的,并且属同一大沉积区和生物区(葛利普称为“华夏古洲”)。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浙閩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的研究 [J].
李春昱 .
地质学报, 1961, (Z1) :308-324
[2]   狼翅魚的分类新法和对于地层划分的意义 [J].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1952, (Z1) :77-81
[4]  
中国脊椎动物化石手册.[M].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低等脊椎动物研究所室编;.科学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