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7
作者
陆关成
王萃樟
朱奎荣
陈易新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
[2] 浙江省义乌县农业局
[3] 吴店农场
[4] 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温汤浸种; 有效温度; 线条状; 病毒粒子; 风轮; 温水浸种; 病毒体; 约翰逊草; MDMV; 蚜虫; 防治研究;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导了1979—1982年对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布、传播、电镜观察、防治方法和病害对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甘蔗花叶病毒至少存在两个株系,因均不能侵染约翰逊草(Sorghum halepenseL.),所以不是ScMV-I株系和MDMV-A株系。义乌地区花叶病的流行是和新植蔗区每年切种繁殖有关。种蔗带毒是ScMV的主要来源,蚜虫在传播流行上并不重要。人工汁液接种有30%发病。 受甘蔗花叶病毒感染的细胞经电镜检验,发现有线条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及环状的细胞质内含体。 通过选种,可以将花叶病率压低到5%以下,鲜蔗和糖产量均有提高。地膜覆盖虽然不能压低发病率,但具明显的增产作用。温汤浸种的有效温度接近蔗芽致死的限温点,故不宜推广应用。药剂治蚜防病效果不显著。义乌地区现有栽培的品种虽均感病,但品种间的发病率和严重度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世界甘蔗病害.[M].[美]马丁(J·P·Martin)等 编辑;陈龙庆 译.农业出版社.1982,
[2]  
经济作物病害防治.[M].广东农林学院植物病理学教研组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