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冯亚文 [1 ,2 ]
任国玉 [1 ]
刘志雨 [3 ]
吴吉东 [4 ]
张雷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降水; 径流; 趋势; 面雨量;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长江上游地区60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0年-2009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和干流区屏山、寸滩和宜昌3个水文控制站同期径流资料,分区域对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径流量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年降水量呈上升和下降趋势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分别分布在屏山站以上流域和屏山站以下流域;屏山站以下流域和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年降水量近50年呈现下降趋势,屏山站以下流域秋季降水量的显著减少是长江上游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②整个长江上游月降水量趋势从1月-7月以上升趋势为主逐渐转变到8月-12月以下降趋势为主,且月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有从3月份至9份月由屏山站以下流域开始逐渐向长江源头过渡的趋势,到9月份整个长江上游基本呈减少趋势;③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屏山站以下流域寸滩和宜昌站年径流下降趋势显著的主要原因是5月-11月径流的减少,且秋季下降显著,而屏山站春、夏、冬和年径流呈上升趋势,且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很显著;④整个上游地区面雨量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期面雨量与径流量在月、季和年尺度上相关性都较显著。屏山以上流域隔月相关比同期相关性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268 / 12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流域上游气温、降水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孙甲岚 ;
雷晓辉 ;
蒋云钟 ;
王浩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05) :1-4
[2]   长江上游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王渺林 ;
易瑜 .
人民长江, 2009, (19) :68-69
[3]   长江上游川江段气温、降水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王顺久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42-1149
[4]   长江上游流域1961—2000年气候及径流变化趋势 [J].
王艳君 ;
姜彤 ;
施雅风 .
冰川冻土, 2005, (05) :709-714
[5]   四十年来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 [J].
姜彤 ;
苏布达 ;
王艳君 ;
张强 ;
秦年秀 ;
施雅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2) :65-68
[6]   长江流域面雨量变化趋势及对干流流量影响 [J].
陈正洪 ;
杨宏青 ;
任国玉 ;
沈浒英 .
人民长江, 2005, (01) :22-23+30
[7]   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J].
徐晶 ;
林建 ;
姚学祥 ;
毕宝贵 ;
吴昊 .
气象, 2001, (11) :13-16+51
[8]   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J].
任国玉 ;
吴虹 ;
陈正洪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0, (03) :322-330
[9]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张建云等, 2007
[10]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M]. 科学出版社 , 秦大河,陈宜瑜,李学勇总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