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被引:19
作者
毕研斌 [1 ]
高山林 [1 ]
朱允辉 [2 ]
庞雯 [1 ]
杨秋来 [2 ]
陈继华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水分布; 成藏模式; 沉积微相; 构造-岩性油气藏; 莫西庄油田;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系倒置的问题,而是具有统一的油水系统。煤层发育段地震属性特征揭示,早期解释的"大"断层为煤层反射所致,三工河组不发育规模性断层,不存在"一井一藏"的断层遮挡圈闭条件。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具有不同的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油藏发育于底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有利含油部位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藏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中,含油成片分布。综合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为一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目前仍然处于地层掀斜后动态调整分配过程中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内部具有与上倾砂体产状一致、统一的倾斜油水界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新思路 [J].
陈轩 ;
张昌民 ;
张尚锋 ;
张利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4) :420-427
[2]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J].
尹伟 ;
郑和荣 ;
徐士林 ;
马丽娟 ;
贾庆素 ;
伍新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444-452
[3]   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J].
朱允辉 ;
王离迟 ;
张福顺 .
天然气工业, 2008, (05) :28-31+138
[4]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油气运移方向和成藏体系 [J].
高小康 ;
胡文? ;
曹剑 ;
张越迁 ;
唐勇 ;
陶国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50-256
[5]   准噶尔盆地中部车-莫古隆起控藏作用分析 [J].
贾庆素 ;
尹伟 ;
陈发景 ;
熊作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57-265
[6]  
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J]. 张福顺,余滢帆,朱允辉,夏忠谋.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01)
[7]  
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J]. 张福顺,余滢帆,朱允辉,夏忠谋.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 (01)
[8]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区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技术 [J].
武恒志 ;
孟闲龙 ;
杨江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79-785+803
[9]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现今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韩立国 ;
张枝焕 ;
李伟 .
地球学报, 2006, (04) :335-340
[1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J].
徐志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5) :31-33+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