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下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可达性研究

被引:56
作者
周爱华 [1 ,2 ]
张景秋 [2 ]
张远索 [2 ]
付晓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2]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空间布局; 两步移动搜寻法; GIS; 北京;
D O I
10.13474/j.cnki.11-2246.2016.0028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TU984.116 [];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1405 ; 0837 ;
摘要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建成避难场所的适宜服务距离。分析3000 m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图,可得结论,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还不能满足城区居民避难需求,避难人数缺口大,且布局不够均衡、合理,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周边可达性好,而边远区域则完全享受不到避难服务,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公平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城市避震疏散规划研究 [J].
单宝艳 ;
郭金金 .
测绘通报, 2014, (01) :86-89
[2]   基于两步移动搜寻法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 [J].
周爱华 ;
付晓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 (06) :250-253
[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 [J].
刘少丽 ;
陆玉麒 ;
顾小平 ;
裴友法 ;
刘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3) :113-117+120
[4]   基于GIS的社区居民避震疏散区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J].
黄静 ;
叶明武 ;
王军 ;
许世远 ;
陈振楼 ;
刘耀龙 .
地理科学, 2011, 31 (02) :204-210
[5]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 [J].
宋正娜 ;
陈雯 ;
张桂香 ;
张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17-1224
[6]   基于3S的城市绿地公园防震避难适宜性评价 [J].
叶明武 ;
王军 ;
陈振楼 ;
许世远 ;
胡蓓蓓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5) :156-163
[7]   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J].
刘常富 ;
李小马 ;
韩东 .
生态学报, 2010, 30 (19) :5381-5390
[8]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J].
陈洁 ;
陆锋 ;
程昌秀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100-110
[9]   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北京市就医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刘钊 ;
郭苏强 ;
金慧华 ;
谢喆 ;
吴宪 ;
朱小冬 .
测绘科学, 2007, (01) :61-6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