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被引:13
作者
张光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关键词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特征,生产工艺,应用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从分离开始,经过实验室研究到工厂生产商品销售,至今历经了18个春秋。是中国生防史上第一次使一种昆虫病毒的研究,从技术上的成功转变成商业上的开发成功。从1988~1993年,总共生产棉铃虫病毒杀虫剂100t,使用面积7万ha,(100多万亩)。在防治棉花、烟叶、辣椒和蕃茄等作物上的棉铃虫和烟青虫方面,均获得了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介绍该病毒的基本特性,生产工艺和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辣椒烟青虫附视频 [J].
张光裕 ;
刘敦化 ;
王锋 ;
孙修炼 ;
钱长发 .
中国蔬菜, 1992, (06) :19-20
[2]   新疆棉区使用病毒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试验示范 [J].
张光裕 ;
王晓容 ;
张友清 ;
傅承炯 ;
葛珞 ;
白传珍 ;
杨宝玉 ;
马新洪 .
生物防治通报, 1988, (04) :165-167
[3]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J].
张光裕 ;
黄文林 ;
朱必春 ;
周春莲 .
微生物学报, 1985, 25 (03) :262-269
[4]  
生命科学进展[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余传隆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