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雪萍 [1 ]
张武 [2 ]
曹会聪 [3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佳木斯大学地理系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冻土; 土壤动物; 生态分布;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3年6月、8月、10月对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选择沼泽、柳丛、耕地、次生林群落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共获土壤动物39 225只,隶属于4门8纲24目。由对大型、中小型及湿生三类土壤动物的数量分析可知,三类土壤动物数量的变化在群落间并不总是成正相关的关系。水平分布调查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从岛状冻土带到连续多年冻土带逐渐减少,该分布与土壤动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土壤动物分布通常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即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一致,但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和生物量基本上从岛状冻土带到连续多年冻土带逐渐增加(即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湿生动物的数量也如此分布,这与土壤动物分布的一般规律不一致甚至相悖,这一特点表现出生态系统局部-区域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垂直分布调查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但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与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第二层;土壤动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从岛状冻土带到连续多年冻土带逐渐减小,而大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冻土带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96 / 10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J].
殷秀琴 ;
吴东辉 ;
韩晓梅 .
地理科学, 2003, (03) :316-322
[2]   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J].
王振中 ;
张友梅 ;
邢协加 .
土壤学报, 2002, (06) :892-897
[3]   北京松山四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J].
傅必谦 ;
陈卫 ;
董晓晖 ;
邢忠民 ;
高武 .
生态学报, 2002, (02) :215-223
[4]   不同使用方式林地的土壤动物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关系 [J].
张雪萍 ;
李春艳 ;
殷秀琴 ;
陈鹏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 (01) :27-32
[5]   人工落叶松林土壤动物生物量的研究 [J].
张雪萍,崔国发,陈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2) :150-154
[6]   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特征的研究 [J].
郭继勋,祝廷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59-362
[7]   中国东北部多年冻土的地理南界 [J].
鲁国威 ;
翁炳林 ;
郭东信 .
冰川冻土, 1993, (02) :214-218
[8]   长白山土壤动物在物质循环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J].
陈鹏 ;
富德义 .
生态学报, 1984, (02) :17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