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河北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组成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爱国
赤国彤
李青松
霍云萍
朱之堉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叶锈菌;
抗性基因;
毒性基因;
毒性基因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Browder和Wolfe分别提出的两种毒力频率法的原理结合起来研究1991年河北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及其组合的频率,以反映其相应的抗性基因及其组合的可用性。结果表明:V2d,Va 等10个毒性基因的相对频率在56.58%以上,是优势毒性基因;V2c,V24等5个毒性基因的相对频率在7.92%以下,属稀少基因,V1,V2a等14个毒性基因的相对频率为12.07%~44.75%,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在7个与目前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优势毒性基因中,以V3B?,10,17,23,26,V3B?,10,14ab,17,23,26,和V1,?Bg,10,14ab,17,23,26为优势组合,达14.04%以上。在不同毒性基因组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V3B?,26,V?B?,10,26,V3Bg,10,23,36,V3Bg,10,17,23,26,和V?B?,10,14ab,17,23,26,其频率分别为89.47%,71.93%,61.40%,55.26%和34.21%,说明其相应的抗性基因组合的联合抗病性差,不宜在生产上同时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