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幔源流体的活动特征与成藏效应

被引:22
作者
陶明信
徐永昌
韩文功
高波
马锦龙
王万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构造活化; 深大断裂带; 幔源流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进入地洼构造演化阶段后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活化现象,形成了一系列伸展性断层和巨型深大断裂带,其中的一些超壳或岩石圈断裂成为壳幔物质与能量交换,特别是地幔流体上升的主要构造通道。在郯庐断裂带附近及两侧的松辽、辽河、黄骅、济阳、苏北和三水盆地(坳陷)中的许多气井中,He和CO2的含量很高,部分气井中He的浓度超过其工业品位(0.05%)CO2的含量在80%以上,甚至近于纯CO2气藏。这些气井中的He和CO2不仅显示幔源特征,而且CO2具有岩浆成因特征。此类幔源气体一般都和壳源气体组分复合,在储盖层及构造圈闭发育的地区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深部热流体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高波 ;
陶明信 ;
王万春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1) :30-34
[2]   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间的关系 [J].
杜乐天 .
地学前缘, 1996, (04) :13-21
[3]   中国东部幔源气藏聚集带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31-536
[4]   济阳坳陷天然气氦同位素特征及二氧化碳成因与第三纪岩浆活动的关系 [J].
孙明良,陈践发,廖永胜 .
地球化学, 1996, (05) :475-480
[5]   中国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同位素分布 [J].
徐永昌 ;
沈平 ;
陶明信 ;
孙明良 .
科学通报, 1994, (16) :1505-1508
[6]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2, (01) :1-71
[7]   窑街煤田CO气中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陈发源 ;
沈平 ;
孙明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2) :921-923
[8]   幔源氦的工业储聚和郯庐大断裂带 [J].
徐永昌 ;
沈平 ;
陶明信 ;
孙明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0, (12) :932-935
[9]   裂谷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J].
陶明信 ;
黄华芳 ;
陈效玉 .
地质论评, 1989, (04) :359-365+393
[10]  
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M]. 地质出版社 , 陈国达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