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禾谷缢管蚜生物学反应及抗蚜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胡想顺 [1 ]
赵惠燕 [1 ]
胡祖庆 [1 ]
郭晓晨 [2 ]
徐烈琴 [3 ]
李东鸿 [1 ]
张宇红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2] 宝鸡市农科所
[3] 宝鸡市渭滨区农技站
关键词
小麦; 禾谷缢管蚜; 生物学参数; 抗蚜性;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7.06.032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了评价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禾谷缢管蚜在10个小麦品种(系)上的5个生物学参数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DW、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仔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中,小偃22、Astron、Ww2730和Amigo最不适于禾谷缢管蚜(R.padi)在其上取食,抗性最好,98-10-35和Xanthus次之,98-10-32、186Tm和98-10-30处在中间水平,Batis对禾谷缢管蚜(R.padi)的适应性最好,抗性最差。证明Astron、Ww2730和Amigo可作为抗蚜育种材料在我国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在Excel表中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J].
胡想顺 ;
刘小凤 ;
赵惠燕 ;
李东鸿 ;
胡祖庆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2) :174-179
[2]   35个草坪草品种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研究 [J].
胡木林 ;
陈燕 ;
郑小林 ;
吴海生 ;
曾富华 .
园艺学报, 2004, (06) :784-787
[3]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营养水平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 [J].
李庆 ;
叶华智 ;
杨群芳 ;
蒋素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48-351
[4]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J].
李庆 ;
叶华智 ;
杨群芳 ;
蒋素蓉 .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01) :1-5
[5]   若干生化指标与山羊草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关系 [J].
李庆 ;
叶华智 ;
杨群芳 ;
蒋素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9) :1038-1043
[6]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研究 [J].
李庆 ;
叶华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6) :719-723
[7]   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J].
李庆 ;
杨群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74-376
[8]   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 [J].
郭良珍 ;
刘绍友 ;
苏丽 .
植物保护, 2000, (06) :12-14
[9]   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多目标评价及抗性因素分析 [J].
郭良珍 ;
刘绍友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 (02) :40-44
[10]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J].
仵均祥 ;
姜金虎 ;
沈宝成 ;
苏小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