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析

被引:11
作者
梁华英
莫测辉
王秀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碱性岩; 锆石年龄; 张家口;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8.01.007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单颗粒锆石铅蒸发-沉积法分析张家口地区赋金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保持封闭体系的3颗锆石的207Pb/206Pb值表面年龄在1607-1667Ma之间,与锆石U-Pb法上交点年龄(1718±65)Ma基本一致。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在16-17亿年前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冀西北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的成因 [J].
包志伟 ;
赵振华 ;
周玲棣 ;
周国富 .
岩石学报, 1996, (04) :65-75
[2]   质谱计蒸发-沉积测定单颗粒锆石年龄原理及讨论 [J].
宋彪 .
地质论评, 1995, (03) :245-251
[3]   冀西北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王郁 ;
蒋心明 ;
商木元 ;
王正坤 .
地质论评, 1994, (04) :368-376
[4]   白云鄂博稀土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主要地质热事件 [J].
任英忱,张英臣,张宗清 .
地球学报, 1994, (Z1) :95-101
[5]   质谱计逐级蒸发—沉积测定单颗粒锆石年龄原理及可靠性的证明──兼论锆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适用性 [J].
宋彪 .
地球学报, 1994, (Z1) :206-217
[6]   河北张-宣地区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的起源和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 [J].
王正坤 ;
蒋心明 ;
王郁 ;
商木元 .
贵金属地质, 1992, (01) :18-26
[8]   后沟—水泉沟碱性正长岩体的成因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J].
向树元 ;
叶俊林 ;
刘杰 .
现代地质, 1992, (01) :55-62
[9]   以多种证据建立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床成矿矿物的生成顺序 [J].
赵景德 ;
Mitsunobu Tatsumoto ;
J.A.Minkin ;
J.M.Back ;
E.H.McKee ;
任英忱 ;
李永明 .
地质找矿论丛, 1991, (04) :1-17
[10]   花岗岩的定年方法学初论 [J].
李献华 ;
桂训唐 .
地球化学, 1990, (04) :3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