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北京西山——一个早中生代拗拉谷的一部分
被引:1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文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昂昂
机构
:
[1]
北京大学地质系
来源
:
地质科学
|
1986年
/ 01期
关键词
:
早中生代;
拗拉谷;
中生界;
中生代;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火山岩;
喷出岩;
火成岩;
上三叠统;
层位对比;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北东东;
中侏罗统;
煤系;
含煤地层;
沿河城;
北京西山;
厚度;
地堑;
断层槽;
岩性组合;
髻髻;
凝灰质;
地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华北地台北部的燕辽带在晚元古代时为一拗陷带,蓟县地区的整个层系厚度在10,000m 以上。中生代时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形变。其构造性质与地台的含义并不相符,前人对该区有沉降带、台褶带等提法。最近,高振西进一步称之为地槽型活动带。北京西山位于燕辽带的西段,历史上研究程度很高。七十年代后期,北京市地质局又系统地开展了大、中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根据作者自1976年以来的野外观察,对这一地区中生代时期的构造性质作一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