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黄超 [1 ]
王黑子来 [1 ]
刘微 [2 ]
徐永波 [1 ]
李慧仁 [1 ]
机构
[1]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生物量模型; 大兴安岭;
D O I
10.13601/j.issn.1005-5215.2011.04.042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8块标准地40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生物量数据,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不同大小树木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与单木各分量(树干、枝、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樟子松单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利用单木各部分生物量回归模型方程估测樟子松人工林各林分的总生物量,对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了不同年龄及林分密度下林分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 [J].
薛立 ;
杨鹏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 (03) :283-288
[2]   天山林区山地灰褐土的林分生产力与林型分布的规律性 [J].
孙继坤 .
干旱区研究, 1994, (01) :1-6
[3]   北京西山(卧佛寺附近)人工油松林群落学特性及生物量的研究 [J].
陈灵芝 ;
任继凯 ;
鲍显诚 ;
陈清朗 ;
胡肄慧 ;
缪有贵 ;
李扬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3) :173-181
[4]   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王开平 ;
赵吉录 ;
高虹 .
林业科学, 1982, (02) :127-134
[5]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