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物量卫星遥感估测研究

被引:21
作者
庄东英 [1 ,2 ]
李卫国 [1 ]
武立权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与信息所
[2] 安徽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冬小麦生物量; 卫星遥感; 作物模型; 江淮区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3.10.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生物量是反映冬小麦长势的重要群体指标,及时、大面积获取冬小麦生物量信息有利于掌握早期冬小麦长势和产量形成动态,对于生产管理措施制定意义重大。以江淮麦区的泰兴、兴化两市大田冬小麦为研究区域,基于冬小麦生物量模型(WBM),利用环境星(HJ-1)进行冬小麦拔节期生物量监测预报研究。在提取研究区域小麦面积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泰兴市冬小麦拔节期遥感影像反演的LAI及时修订生物量模型的参数,再利用模型对兴化市冬小麦生物量信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利用生物量模型预测的冬小麦生物量为1897.03~3800.78kg/hm2,平均为2866.33kg/hm2。实测的生物量为1932.30~3689.44kg/hm2,平均为2711.75kg/hm2,相对误差为5.70%,生物量模型的预测性较好;(2)利用预测生物量与卫星影像NDVI的转换模型,可制作冬小麦生物量预测专题图,并能准确、大面积获取不同等级生物量的冬小麦面积分布与长势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干旱区区域蒸散发量遥感反演研究 [J].
李琴 ;
陈曦 ;
刘英 ;
包安明 ;
Frank Veroustraete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8) :108-112
[2]   基于SPOTNDVI的陕西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 [J].
李晶 ;
任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0) :86-91
[3]   宁夏近25年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李欣 ;
王连喜 ;
李琪 ;
李剑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9) :161-166
[4]   基于HJ-1A/1B数据的冬小麦成熟期遥感预测 [J].
蒙继华 ;
吴炳方 ;
杜鑫 ;
董泰峰 ;
钮立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225-230
[5]   基于遥感与模型耦合的冬小麦生长预测 [J].
黄彦 ;
朱艳 ;
王航 ;
姚鑫锋 ;
曹卫星 ;
David BHannaway ;
田永超 .
生态学报, 2011, 31 (04) :1073-1084
[6]   基于CBERS卫星遥感的冬小麦产量估测研究 [J].
李卫国 ;
李正金 .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 (05) :915-919
[7]   利用HJ-1A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水稻产量分级监测预报研究 [J].
李卫国 ;
李花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4) :385-390
[8]   农田农情参数遥感监测进展及应用展望 [J].
蒙继华 ;
吴炳方 ;
李强子 ;
杜鑫 .
遥感信息, 2010, (03) :122-128
[9]  
估测作物冠层生物量的新植被指数的研究[J]. 陈鹏飞,Nicolas Tremblay,王纪华,Philippe Vigneault,黄文江,李保国.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2)
[10]  
基于作物生物量估计的区域冬小麦单产预测[J]. 任建强,刘杏认,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