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松散层采煤覆岩采动裂缝水砂突涌临界水力坡度试验

被引:95
作者
隋旺华
蔡光桃
董青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流砂; 临界渗透坡度; 垮落带; 导水裂缝带; 水体下采煤; 松散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41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以带不同尺寸裂缝的混凝土块模拟采动裂缝岩体,以黏土、粉土、粗砂和砾砂配制不同颗粒组成的7种土样,采用改装的渗透仪,对松散层经过采煤上覆垮落带和裂缝带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采煤垮落带和裂缝带上覆松散土层发生从上往下渗透变形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与土层粒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和裂缝尺寸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较少的粉土、粗砂、砾砂比较容易发生水砂突涌,土的d50小于裂隙宽度的1/10时,容易出现潜蚀甚至涌(突)砂现象;当临界水力坡度大于1时,同一种颗粒组成的土样重度越大,液性指数越小,土的黏聚力越大,则临界水力坡度越大;同一种土样发生通过裂缝的渗透变形破坏时,裂隙宽度越大,临界水力坡度越小,发生破坏的临界水力坡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呈指数下降。试验还获得溃砂时水砂涌出量与裂缝的宽度和初始水头高度的关系,在相同初始水头条件下,随着突砂口尺寸的加大,突砂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在相同突砂口张开的情况下,涌砂量随着初始水头增大而增大。发生水砂突涌的涌出物中含砂量随时间延续逐渐减少。由此可见,含水层的初始水头和突砂口张开程度是控制矿井工作面突砂量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084 / 20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软土基坑突水判断方法模型试验研究 [J].
周健 ;
张刚 ;
胡展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0) :2115-2120
[2]   第四系底含水体下近距煤层开采试验 [J].
赵子友 ;
赵连友 ;
冯建文 .
煤矿开采, 2006, (04) :39-40
[3]   松软砂岩含水层下煤矿开采溃砂预测 [J].
张玉军 ;
康永华 ;
刘秀娥 .
煤炭学报, 2006, (04) :429-432
[4]   神府东胜矿区水土环境问题及其调控技术 [J].
武强 ;
安永会 ;
刘文岗 ;
张福存 ;
李建军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3) :54-58
[5]   百善煤矿含水层下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的地质保障系统 [J].
汪玉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39-41
[6]   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厚煤层防水煤柱开采试验研究 [J].
涂敏 ;
桂和荣 ;
李明好 ;
李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0) :3494-3497
[7]   横河煤矿抢险钻孔的标定 [J].
仇德岭 ;
邹振启 ;
胡遂彦 .
山东煤炭科技, 2004, (03) :65-65
[8]   厚松散层下近风化带保水采煤的GIS研究 [J].
董青红 ;
满海英 ;
郭典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2) :66-68
[9]   神府东胜矿区浅埋煤层涌水溃沙灾害研究 [J].
杨鹏 ;
冯武林 .
煤炭科学技术, 2002, (S1) :65-69
[10]   弱胶结砂层突涌机理及预测研究 [J].
张敏江 ;
张丽萍 ;
姜秀萍 ;
刘福跃 ;
张国忱 .
金属矿山, 2002, (10)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