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和波长对底栖藻类种群生长的影响(Ⅰ)——光合色素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庄树宏
Hendrik Sven
机构
[1] 烟台大学生物化学系
[2] Rostock大学海洋实验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底栖藻类,光照,叶绿素a;
D O I
10.13951/j.cnki.37-1213/n.1999.02.008
中图分类号
Q949.205 [];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在自然水体中首先让底栖藻类在透明人造丝膜附着装置上定居着生5周,然后移至实验室培养.测定初始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后,对底栖藻类进行3个不同光照强度的全光照处理(29.1,11.0和5.5W/m2)和3种不同光照波长的处理(红光、蓝光和绿光).处理期间温度和水流保持一致.在所有光照处理下底栖藻类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在第二周末达到最高值,在第三周开始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光照强度与底栖藻类的生长呈负相关,这与高光照强度对藻类细胞内光合色素的破坏有关.在不同光照强度的全色光下,叶绿素a的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所研究的底栖藻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存在着“小球藻型”“小环藻型”和过渡类型所致.强光引发的藻类细胞的“失绿”亦是由于叶绿素a含量减少的原因.由于红光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藻类细胞叶绿素a的合成等生物合成过程,在红光的处理下藻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在绿光下底栖藻类种群的生长速度居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