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对河道系统截留氮、磷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陈月 [1 ]
何连生 [2 ]
席北斗 [2 ]
王京刚 [1 ]
张泉 [3 ]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流速; 氮; 磷; 截留; 模拟;
D O I
10.13198/j.res.2008.04.101.cheny.018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有效阻控太湖湖西地区小流域河流中的氮、磷进入太湖,对比了不同流速下河道对河流上覆水和间隙水中NH4+-N,NO3--N,NO2--N和可溶磷的截留情况,同时通过实验室模拟河道探讨了不同流速下氮、磷截留的机理.结果表明,河道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有外界条件(如其他河流的汇入)作用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流速对河道中NH4+-N,NO3--N,NO2--N和可溶磷的截留有较大影响,在保证初始条件和外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快速流(流速为1.00 cm/min)对氮、磷的截留量最小,中速流(流速为0.35 cm/min)次之,慢速流(流速为0.17 cm/min)对氮、磷的截留量最大.在整个过程中流速对氮的截留基本上是先增加再略有下降,而对磷的截留是先增加再逐渐趋于平稳.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截留效应 [J].
徐红灯 ;
席北斗 ;
王京刚 ;
蔡洋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84-88
[2]   深水型湖泊底泥NH4+-N吸附的环境因子影响实验研究 [J].
王淑贤 ;
孔健健 ;
陈后合 .
科技资讯, 2006, (29) :8-9
[3]   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 [J].
卢少勇 ;
金相灿 ;
余刚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0-2677
[4]   底泥对含铬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 [J].
贾陈忠 ;
秦巧燕 ;
李克华 ;
王开军 .
浙江化工, 2006, (05) :4-6
[5]   水动力条件下底泥中氮磷释放通量 [J].
李一平 ;
逄勇 ;
吕俊 ;
张刚 ;
丁玲 ;
彭进平 ;
王超 ;
范丽丽 .
湖泊科学, 2004, (04) :318-324
[6]   底泥污染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J].
张丽萍 ;
袁文权 ;
张锡辉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2) :22-26
[7]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J]. 胡雪峰,高效江,陈振楼.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8]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J]. 胡雪峰,高效江,陈振楼.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
[9]   强化塘-人工湿地复合生态塘系统中氮和磷的去除规律 [J].
曹向东 ;
王宝贞 ;
蓝云兰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2) :15-19
[10]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 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