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本质研究——兼论假释权的性质及归属

被引:23
作者
柳忠卫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假释本质; 刑罚执行; 假释权利说; 假释权;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4.05.013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假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刑罚执行制度,但刑法理论对假释的本质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当代,假释已从一种国家对个别罪犯的恩惠演变成罪犯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利,是罪犯在自由刑执行过程中保持良善行为的结果。因而,在关于假释本质的各种学说中,假释权利说是合理的。假释权利说是以现代刑法思想为指导的对假释本质的全新的诠释,是国家对罪犯刑罚观念和关系的嬗变在假释本质理论上的具体反映。由假释的本质所决定,假释权应是一种行政权而非司法权,假释权应由行政性质的狱政部门或专门的假释委员会行使。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论“假释权利说”导向下的假释撤销程序
    朱伟临
    [J]. 法学, 1997, (01) : 35 - 36
  • [2] 本体刑法学[M]. 商务印书馆 , 陈兴良著, 2001
  • [3] 犯罪人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著, 2000
  • [4] 刑罚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9
  • [5] 刑罚实现与行刑变革[M]. 法律出版社 , 张绍彦著, 1999
  • [6] 自由刑比较研究[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李贵方著, 1992
  • [7] 中国劳改学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劳改专业教材编辑部《中国劳改学研究》编写组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