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生物技术资源保护模式

被引:3
作者
邓家琼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资源; 公共物品; 国家产权; 保护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对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强。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研发对象的变化、私人研发主体的加入以及技术迅速商业化的新特点,使农业生物技术资源禀赋成为一国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农业生物技术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恢复性、地域性和有用性等自然属性,及异质性、稀缺性和公有性等经济属性,农业生物技术资源必须实行国家产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必须依靠自主研发,建立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惯例衔接的原有物种资源和新物种资源并重的保护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措施 [J].
周衍平 ;
杨学成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1) :42-49+57
[2]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背景下的农民留种行为分析 [J].
李道国 ;
谭涛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3) :23-27
[3]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对中国未来经济和全球贸易的影响 [J].
黄季焜 ;
胡瑞法 ;
Hans van Meijl ;
Frank van Tongeren .
中国科学基金, 2002, (06) :6-11
[4]  
农业科研与贫困.[M].樊胜根;钱克明[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新一轮农业谈判研究.[M].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著;郭熙保;张进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