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花药内游离脯氨酸的来源、利用及与不育花药败育的关系

被引:34
作者
朱广廉
孙超
曹宗巽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脯氨酸; 游离脯氨酸; 花粉; 不育性;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谷核不育小麦营养体内的游离脯氨酸能迅速地运入并积累于花药中,花药有将谷氨酸转化成脯氨酸的能力。脯氨酸向花药内以主动运输为主,能被DNP所抑制,与旗叶的功能密切相关。在发育阶段Ⅰ(小孢子释放前后),脯氨酸已不能由营养体运入不育花药,运输的障碍在花丝或花药中,不育花药缺乏游离脯氨酸可能是主要原因。发育阶段Ⅰ的可育花药内,脯氨酸是合成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物质的原料。因而,脯氨酸的缺乏可能是加速不育花药小孢子败育和小孢子释放后急剧解体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成分的比较分析 [J].
朱广廉 ;
曹宗巽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2) :185-189
[2]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J].
李祥义 ;
邓景扬 .
作物学报, 1983, (03) :151-156+217
[3]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陈朱希昭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2) :13-16+34
[4]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鉴定及其在遗传学和育种学上的价值 [J].
邓景扬 ;
高忠丽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 (01) :47-56
[5]   聚酰胺薄膜层析及其用于蛋白质化学分析 [J].
陈远聪 ;
吴克佐 ;
罗珊珊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75, (01)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