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

被引:7
作者
彭定光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生活领域; 所有; 共同利益; 个人权利; 道德共识; 制度伦理; 立论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 [伦理学(道德学)];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正>一、公共生活领域是制度伦理立论的客观基础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来,制度伦理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学者们在研究中基本上不去追问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他们或者认为这一立论基础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将其隐含在自己的论述之中;而是直接对制度进行伦理分析,甚至只就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所谓"制度的伦理化"与"伦理的制度化"或者"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当代政治哲学.[M].[加]威尔·金里卡 著;刘莘 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共同体.[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作为公平的正义.[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4]  
自由与传统.[M].(英)埃德蒙·柏克(EdmundBuike)著;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5]  
看不见的和谐.[M].(西)雷蒙·潘尼卡(RaimonPanikkar)著;王志成;思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  
心灵、自我与社会.[M].(美)乔治·赫伯特·米德(G.Mead)著;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
[7]  
政治的罪恶.[M].(法)路易斯·博洛尔(LouisProal)著;蒋庆等译;.改革出版社.1999,
[8]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9]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著;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0]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M].(美)里夫金(Rifkin;J.);(美)霍华德(Howard;T.)著;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