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以来,海南西部戈枕含金剪切带至少经历了三次类型不同的构造变形,并发生了三次相关的金矿化。该剪切带的构造变形,在加里东旋回发生于抱板群矿源层下构造层次,表现为韧性剪切,其晚期形成含金长英质脉;在海西-印支旋回发生于中构造层次,表现为韧-脆性变形,形成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燕山旋回的构造变形发生于上构造层次,表现为脆性特征,并伴有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最具工业价值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系列概念,具体厘定出红甫门岭糜棱岩型、不磨石英脉型及北牛破碎蚀变岩型三种矿床式,并总结了含金剪切带构造成矿四阶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