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陵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被引:14
作者
陈昌笃
李迪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北京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完整性; 植物区系; 特有种; 环境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 ,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过渡明显 ,特有类型众多 ,群落类型复杂 ,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由于地形崎岖、山峰众多 ,境内最高峰近 1 90 0 m,最低处约 30 0 m,相对高差达 1 60 0 m;在纬度地带位置上 ,又居中亚热带气候带向北亚热带气候带的过渡 ,因而环境分化剧烈。加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生态完整性保持较好 ,反映在昆虫多 ,但不造成危害 ;物种分化强烈 ,不同生态特性的相近物种在同一地点共存 ;位居多雨山区 ,但水清常流 ,无明显地土壤侵蚀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414 / 24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J]. 应俊生,张志松.  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4 (04)
[2]  
中国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编, 1985
[3]   湖南省武陵源区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J].
吴世福 ;
周宝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73-77
[4]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J].
季绍新 ;
沈瑞锦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 (02) :131-137
[5]   湖南发现大片原始珙桐王群落 [J].
皮运楚 ;
朱德民 .
国土绿化, 2003, (08) :29-29
[6]   湖南八大公山的植物区系及其在植物地理学上的意义 [J].
祁承经,喻勋林,曹铁如,周建仁 .
云南植物研究, 1994, (04) :3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