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

被引:71
作者
王岗 [1 ]
邱丕相 [2 ]
包磊 [1 ]
机构
[1]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武术教育; 拳种; 技术传承; 拳种意识;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0.04.011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以中国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拳种进行文化学分析,提出拳种意识。以梳理武术教育发展的几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为前提,对当下武术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技术传播模式,缺少文化内涵,受竞技意识主导等问题进行原点上的反思。指出拳种以其高超的技术、博大的理论和深邃的精神思想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文化单元,是中国武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只有强化拳种意识,未来的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生机盎然,才会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J].
王岗 ;
邱丕相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3) :61-66
[2]  
关注拳种:实现文化教育与精神的发掘[J]. 王岗.搏击.武术科学. 2007(12)
[3]   当代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J].
郭琼珠 ;
李竹丽 ;
李丽 .
福建体育科技, 2007, (06) :57-60
[4]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 [J].
黄腊梅 ;
刘重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32-33
[5]  
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课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D]. 卢玉.安徽师范大学 2006
[6]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邱丕相, 2007
[7]  
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王岗, 2007
[8]  
逝去的武林[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李仲轩, 2006
[9]  
文化社会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司马云杰著, 2001
[10]  
中国武术史[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