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巴山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21
作者
高长林
何将启
机构
[1]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硅质岩,地球化学,北大巴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6 [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北大巴山地区早古生代产有两类硅质岩,一类为层状硅质岩,富Cu,Zn,Ba,U,P,Ni而贫Mn,w(REE)值很高,w(LREE)/w(HREE)值低(0.330~0.990),负Ce异常明显,稀土分布曲线呈V字形,其成因与火山活动有关,形成于深海环境;另一类为硅质结核,贫Cu,Zn,Ba,U,P,Ni而富Mn,w(REE)值低,w(LREE)/w(HREE)值高(3.390~3.920),无负Ce异常,稀土分布曲线为陡右倾,为生物成因,形成于浅水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古东秦岭洋关闭和华北与扬子两地块拼合 [J].
吉让寿 ;
秦德余 ;
高长林 .
石油实验地质, 1990, (04) :353-365
[2]   东秦岭俯冲消减古洋壳的地球化学鉴定 [J].
高长林 ;
秦德余 ;
吉让寿 ;
殷勇 .
石油实验地质, 1990, (02) :135-146
[3]   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J].
唐朝晖 ;
曾允孚 .
岩石学报, 1990, (02) :62-71+99
[4]   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 [J].
张秋生 ;
朱永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3)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