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155
作者
徐亚军
杜远生
杨江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盆地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物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再现沉积盆地演化、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简要回顾了物源分析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重矿物、沉积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物源分析中尚需解决的地质问题。在强调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同时,也应考虑构造背景和化学风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甘肃省景泰正路下志留统复理石杂砂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J].
杨江海 ;
杜远生 ;
朱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5) :27-31
[2]   大别山北缘凤凰台组砾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构造环境 [J].
李双应 ;
李任伟 ;
王道轩 ;
刘因 ;
孟庆任 ;
岳书仓 ;
金福全 .
沉积学报, 2005, (03) :380-388
[3]   根据碎屑锆石SHRIMP U-Pb测年恢复早侏罗世大别造山带源区特征 [J].
李任伟 ;
万渝生 ;
陈振宇 ;
周剑雄 ;
许荣华 ;
李忠 ;
江茂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20-328
[4]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2003, (03) :409-415
[5]   沉积物源区剥露历史分析的一种新途径——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J].
王国灿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35-40
[6]   大别地块北缘侏罗系花岗岩类砾石的Rb-Sr年代学特征 [J].
李忠 ;
李任伟 ;
孙枢 ;
张雯华 .
科学通报, 2001, (07) :582-585
[7]  
合肥盆地碎屑石榴石组成及其对源区恢复和地层对比的意义[J]. 李任伟,李忠,江茂生,孙枢,金福全,张文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8]   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104-110
[9]   藏北查桑上三叠统复理石沉积大地构造背景的初步探讨 [J].
李曰俊 ;
孙龙德 ;
龚福华 ;
尹集祥 ;
谭泽金 ;
黄智斌 .
岩石学报, 2000, (03) :443-448
[10]   盆地沉积物示踪源区山脉隆升剥露的几种方法 [J].
王岳军 ;
范蔚茗 ;
林舸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2)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