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气颗粒物与酸沉降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高瑞英
郭璇华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酸缓冲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大气颗粒物的酸度和酸缓冲能力,实验证实广州大气颗粒物中存在着游离的硫酸,其水溶性离子中SO42-及NO3-占很大的比例。颗粒物中的碱性成分含量大于酸性成分,对酸性降水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气溶胶中细颗粒物的酸性大于粗颗粒物,且酸缓冲能力远低于粗颗粒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环境分析化学发展趋向 [J].
庞叔薇 ;
徐晓白 .
大学化学, 2002, (01) :1-11
[2]   我国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10年回顾 [J].
阚海东 ;
陈秉衡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01) :60-62
[3]   大气气溶胶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研究 [J].
曾凡刚 ;
王玮 ;
杨忠芳 ;
潘志 ;
尹丽花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4) :13-17
[4]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及展望 [J].
赵广达 .
分析仪器, 2001, (02) :11-14
[5]   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J].
何惠明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0, (01) :69-71
[6]   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刘强 ;
王明星 ;
李晶 ;
张仁健 .
中国粉体技术, 1999, (03) :20-26
[7]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水平 [J].
陈旸 ;
王宇骏 ;
邢琪 ;
陆春霞 ;
陈能坚 ;
刘振彬 .
中国环境监测, 1999, (02) :44-48
[8]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J].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魏复盛.中国环境科学. 1999(02)
[9]  
分析化学前沿[M]. 科学出版社 , 高鸿主编, 1991
[10]  
Acute Respiratory Effect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J] . D W Dockery,C A Pope.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