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并购中目标公司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静
田新时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并购; 搭便车问题; 事件研究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国内外的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表明:并购在短期内能为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升值,而对升值的价值在长期内是否存在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的研究,只是针对目标公司。我们的"搭便车"模型显示,并购短期内能为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升值,但入主目标公司的股东最终并没有得到该部分升值。我们选取深市2001年发生并购的120个样本的14000多个数据,利用标准事件研究法,首先验证目标公司短期内是否有显著的超常收益,再验证该超常收益在长期内是否存在。我们的样本数据支持了该模型的结论:短期窗口内的超常收益达到21.63%,而长期窗口内的CAR则为-29.65%。这说明,该模型的理论假设和结论在我们的样本范围内是存在的。这样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方案:解决该搭便车问题,防止收购溢价流失的一个可能性方案是股权稀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企业收购兼并的长期超额收益研究与实证 [J].
陈收 ;
罗永恒 ;
舒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1) :110-115
[2]   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 [J].
高见 ;
陈歆玮 .
经济科学, 2000, (01) :66-77
[3]   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 [J].
陈信元 ;
张田余 .
经济研究, 1999, (09) :47-55
[4]  
Takeover Bids, The Free-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J] .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