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河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16
作者
陈永彬
刘伟
李锁成
机构
[1] 甘肃省地勘局第一地勘院
[2] 甘肃省地勘局第一地勘院 甘肃天水
[3] 甘肃天水
关键词
西安河;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西安河构造 (热液 )蚀变岩型金矿床 ,产于丹凤群及大草滩组发育的近E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低品位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 ,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 ,近EW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甘肃岩金矿床地质.[M].殷先明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3]  
祁连-北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特征与造山过程.[M].张维吉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4]   岩体与金矿的关系——以李坝式金矿为例 [J].
张姚代 ;
王争鸣 ;
董新 .
甘肃地质学报, 2001, (02) :52-65
[5]   甘肃省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刘建宏 ;
李文胜 .
甘肃地质学报, 2001, (02) :35-45+22
[6]   陕西八卦庙金矿床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J].
张恩 ;
周永章 ;
郭健 .
矿床地质, 2001, (03) :229-233
[7]   西秦岭礼县—太白地区金、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 [J].
谭运金 ;
邵世才 ;
田民民 .
矿床地质, 2000, (03) :201-210
[8]   甘肃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黄杰 ;
王建业 ;
韦龙明 .
矿床地质, 2000, (02) :105-115
[9]   陕西凤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成因研究 [J].
钟建华 ;
张国伟 .
地质学报, 1997, (02) :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