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广亲和品种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荣改,王玉珍,孟祥祯,王振圻,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机构
[1] 河北省稻作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品种,不育系,配合力,农艺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9个水稻不育系与3个广亲和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杂交组合10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就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而言,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更为重要;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千粒重等性状,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而每穗总粒数、生育期、着粒密度等性状虽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但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等性状以广亲和品种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生育期、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着粒密度等性状以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用广亲和品种配制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 [J].
李荣改 .
华北农学报, 1993, (01) :113-114
[2]   利用广亲和品种开展籼粳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附视频 [J].
阴国大 ;
谭震波 .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02) :1-7
[3]   利用广亲和性基因提高籼粳杂种育性的研究 [J].
李新奇 .
杂交水稻, 1988, (03) :31-33+15
[4]   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J].
孟祥祯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23-32
[5]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周开达 ;
黎汉云 ;
李仁端 ;
罗光鉴 .
作物学报, 1982, (03)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