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保护:信息不对称、双重道德风险的防范

被引:5
作者
崔金珍
邓露露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
D O I
10.16339/j.cnki.hdxbskb.2015.06.026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最根本原因是金融交易中的金融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损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通常容易被忽视的是当金融消费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及过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运用经济学当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金融交易中产生的双重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更好地防范双重道德风险的产生,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 [J].
隋平 ;
陈平凡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7 (05) :146-151
[3]   理论突破与机制创新: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晚近发展及其启示 [J].
廖凡 .
社会科学, 2013, (08) :99-107
[5]   金融消费者保护:经济理论与法律形式 [J].
呼建光 ;
毛志宏 .
社会科学, 2013, (02) :54-61
[6]   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及其相关问题 [J].
邓纲 .
法学杂志, 2012, 33 (05) :66-72
[7]   金融消费者保护: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道德风险的防范 [J].
孙天琦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2) :203-211
[8]   论加快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 [J].
钟磊 .
上海金融, 2011, (06) :49-53
[9]   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 [J].
李健男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6) :77-83+157
[10]   金融消费者保护: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 [J].
高明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1, (06)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