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以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

被引:19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转型; 中国中产阶级; 比较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后,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的成长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意义的话题。这一话题所以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意义,不仅在于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在于中国中产阶级出现和成长的独特性。同西方相比,中国中产阶级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出了鲜明的消费主义特征,而且消费更为突出地成为地位模糊的中产阶级寻求社会认同的途径。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一方面,经济改革的成功凸显了这一阶级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现有的政治格局也制约了中产阶级的行动空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政治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中产阶级凸现出"消费前卫、政治后卫"的双重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群体事件观.[M].刘子富; 著.新华出版社.2009,
[2]  
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M].李春玲;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M].(以) 伊亚尔; (匈) 塞勒尼; (澳) 汤斯利;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中国研究.[M].周晓虹;谢曙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M].周晓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断裂与碎片.[M].李春玲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在边缘.[M].(英)威尔·赫顿(WillHutton);(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编;达巍等译;.三联书店.2003,
[8]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10]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J].
Szelenyi, I ;
Kostello, E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101 (04) :1082-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