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被引:17
作者
曾宾
张双船
刘筱萍
赵方
何燕玲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儿科
[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科 深圳
[3] 深圳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 5 0例HSP患儿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10的测定 ,并与 3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HSP组血清IL 6( 0 .0 72± 0 .0 2 6)ng/ml,对照组 ( 0 .0 42± 0 .0 15 )ng/ml;TNF α( 0 .92 7± 0 .3 80 )ng/ml,对照组 ( 0 .5 92± 0 .3 2 0 )ng/ml;IL 10 ( 0 .0 67± 0 .0 3 1)ng/ml,对照组 ( 0 .0 40± 0 .0 19)ng/ml;IgE( 12 .0 3± 2 .45 ) g/L ,对照组 ( 4.60± 3 .70 )g/L ;IgA( 1.75± 0 .3 5 ) g/L ,对照组 ( 1.0 0± 0 .5 0 ) g/L ;IL 6、IL 10、TNF α、IgA、I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经相关分析发现IL 6、IL 10与IgA呈显著正相关 (r=0 .798,0 .82 9 P <0 .0 1)。结论 过敏性紫癜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其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过敏性紫癜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J].
李秋 ;
杨锡强 ;
李永柏 ;
王莉佳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03) :32-34
[2]   过敏性紫癜TNFα变化及意义 [J].
李亚荣,高玉兴,池永学,马永威,刘禹仁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5, (03) :185-186
[3]  
儿科免疫学[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董永绥主编, 1998
[4]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之南主编, 1991
[5]   BIOLOGY OF HUMAN T(H)1 AND T(H)2 CELLS [J].
ROMAGNANI, S .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1995, 15 (03) :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