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低山丘陵区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蚀特征

被引:26
作者
刘刚才
朱波
代华龙
张建辉
李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四川省水土保持局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5] 四川成
关键词
水蚀特征; 土地利用; 紫色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1.s2.026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 3个观测站多年的观测结果 ,揭示了在四川低山丘陵区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顺序是耕地、林地和封禁草地 ,人为活动是加剧土壤侵蚀率的最根本原因。雨季初期是各种土地可侵蚀性较大期。封禁草地和成林地的侵蚀率随雨强的变化不大。因此 ,防治四川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 ,规范或禁止人为活动 ,加强雨季初期的管理 ,以及增加地被盖度是 3大基本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黔东地区水土流失与防治研究 [J].
林昌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41-44+135
[2]   花岗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水土流失特征 [J].
阮伏水 .
地理研究, 1995, (02) :64-72
[3]   低丘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C值及可持续性评价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吕喜玺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1) :72-77
[4]   植物篱笆减少侵蚀的原因分析 [J].
蔡强国 ;
黎四龙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55-61
[5]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