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1]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J].金昕;任光辉;曾建华;黄建刚;张治川;陈浮;杨毅;周友松;梁恕信.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2]
秦岭地区深部结构与矿床分布的关系.[J].徐兆文;任启江;徐文艺;陆现彩.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3]
秦岭-大别山地区重力场的分解与立交桥构造.[J].袁惟正;刘寿彭;袁学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4]
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孟庆任;肖庆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6]
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M].王集磊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7]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8]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张国伟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