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形成大陆动力学条件分析

被引:8
作者
方维萱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关键词
大型-超大型矿床; 大陆动力学系统; 金属成矿; 复合大陆动力学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钼、金、多金属、银、汞、锑、铁矿产地,这些特大型一大型金属矿床形成都与特定的大型构造密切有关.金属成矿大陆动力学系统可划分为伸展系统、压缩系统、垂直系统、走滑系统、剪切系统和复合系统,大型一超大型金属矿床一般均经历了3种不同类型的大陆动力学系统,这是由于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所决定的区域成矿动力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J].金昕;任光辉;曾建华;黄建刚;张治川;陈浮;杨毅;周友松;梁恕信.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2]  
秦岭地区深部结构与矿床分布的关系.[J].徐兆文;任启江;徐文艺;陆现彩.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3]  
秦岭-大别山地区重力场的分解与立交桥构造.[J].袁惟正;刘寿彭;袁学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4]  
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孟庆任;肖庆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5]   成矿动力学刍议 [J].
李德威 .
地球科学, 1993, (04) :407-413+527
[6]  
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M].王集磊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7]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8]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张国伟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