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腾冲火山区的GPS形变特征
被引:11
作者:
李成波
[1
]
施行觉
[1
]
刘苏苏
[1
]
赵慈平
[2
]
施发奇
[2
]
邵德晟
[2
]
姜朝松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云南省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腾冲火山;
GPS测量;
面膨胀;
Mogi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腾冲火山区2003和2004年2次测量所得的GPS数据,计算了59条测线的水平长度变化.对任意相邻的3个测点和3条测线组成的51个三角形,分别进行了地壳形变的反演计算,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主应变和主方向,进而确定每个三角形的面膨胀量和最大剪应变.对整个测量区域作等值线图,可以看出有3个最大值的区域,分别位于马站-曲石(G05)附近;腾冲(G20)-热海(G13)附近,以及五合(G15)-团田(G18)附近.这3个区域与3个具有最大相对地热梯度的区域相一致,也与低速异常体所在的区域相一致.因此可能就是地下岩浆房存在的区域.为了确定岩浆活动性,利用Mogi模型的计算公式,对腾冲-热海附近的区域进行了反演,认为等效源的位置在腾冲的西南方向,岩浆活动量约为8×105m3/年,与以前用精密水准测量的垂直形变所反演的结果处于同样的量级.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0
页数:6
相关论文